學術研究

Oct.11.2023

藍色的哲學・哲學的藍色:謝貽娟的藍色時空 |文/ 黃靖容

藍色的哲學・哲學的藍色:謝貽娟的藍色時空

文/黃靖容

 

  謝貽娟於1967年出生於20世紀的臺灣,她的藝術細胞如同她作品中多重的圓,沉穩卻有動勢,於兒時便藏匿在身軀裡,隨時等待迸發的時刻。謝貽娟在復興美工期間,掌握了美術、工藝及設計的基本功,從媒材、基底材之應用,到藝術史東、西方流派風格,老師的作業無不是她嘗試藝術的體驗,在這些框架中,她卻能在佛教雕刻、印象派(Impressionism)繪畫練習以及水墨畫中加入自我表現性,讓這些作業活靈活現,嶄露謝貽娟獨特的的創作意圖與天份。

  謝貽娟在1991年決定前往英國深造,1998年獲得英國「皇家藝術學院」碩士學位,又於2002年獲得英國「費爾茅斯藝術學院」藝術哲學博士學位。在英國期間,透過多次與老師Amanda討論,發展出她最具代表的「非空間」(None-Space)系列,從此謝貽娟展開了獨樹一幟的創作之途。

  謝貽娟的喜愛思考哲學的問題,在她的筆記本可以看到她思索的路徑,搭配她對這世界永不止息好奇心,以及永不停歇的冒險精神,都一一實踐在她的創作之中。她思索時間與空間的形式與體現,物質與心理世界的關係,運用各式媒材與基底材的排列組合,化成各種「點」、「線」、「面」,在粉末顆粒的「原」、如水的藍色之「源」、以及精神與物理世界起點、終點的「圓」中交互作用,不囿限於畫布,超越維度與向度。

  謝貽娟的書櫃及筆記本亦可透出她熟悉藝術史脈絡,除了觀摩一些大家作品,並在筆記本做過相關思考。而她時空的概念更有包容性,延展了東、西方之線性與二元思維。她的創作結合物理世界,精神世界,然後自成一格。思想要落於行動很難,抽象的精神性要轉化為物理性的形式更非易事,藍色哲學起於她的思考路徑、字裏行間及草稿,遊走思想到實踐的創作過程令人驚嘆,她孜孜矻矻的創作在一片藍色中體現。

  談及形式,許多人將謝貽娟與抽象畫連結在一起。回溯20世紀後的現代藝術(Modern art)立基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思,是從心理的重建與新秩序的開啟。達達主義(Dada)在第一次世界大戰(1914-1918)出現,透過「反」(anti)的特質,打破習往藝術的規則及既定形式,或從日常生活中取得物件進行挪用與改造,杜象(Marcel Duchamp)的玩笑更引領後續風潮。這樣的反骨玩心造就了一種叛逆的前衛,更反映了現實當中,戰爭所釀成的人心惶惶與悲劇氛圍下,那股從心理到外在物質世界的顛覆性,顛覆了舊世界的秩序,開啟了新的篇章,而後超現實主義(Surrealism)出現,將精神分析及心理意識融入創作中。

  康丁斯基(Wassily Kandinsky)則另闢一條理性的思維,以凝鍊、純粹的秩序,富有節奏的方式創作。他在俄羅斯莫斯科出生,而後他於德國慕尼黑學習素描和繪畫,將俄羅斯構成主義(Constructivism)、及德國表現主義(German Expressionism)的特性有所發揮。在「藍騎士」(Blaue Reiter)期間,康丁斯基更展開對於繪畫「音樂性」的追求,讓繪畫形式揚起韻律感,更推行畫面中純粹的「點」、「線」、「面」 。

  而另一位藝術家馬列維奇(Kazimir Malevich)曾說:「1913年,我試圖將藝術從真實世界的沈重與負擔中解放,躲藏於正方形的形式。」 ,看似消極,實則在消極中創造一種積極的特性,此句話直指了至上主義(Suprematism)出現的背景與精神。至上主義發跡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俄羅斯,對純抽象感興趣,追求繪畫上的零度,試圖將繪畫從傳統,重視形式表現,在媒材與繪畫媒介中找尋一種單純闡明平面及畫布的可能性,以「純粹感受」為至高無上的理念,故以「至上主義」為流派之名。馬列維奇及至上主義的靈感來自於當時的詩歌與文學評論,及相關俄羅斯形式主義者(Formalist)團體。語言作為溝通最簡易明瞭的代表,但對於形式主義者而言,文字很難與物件連結,因而想創造新穎、奇特的觀點,在至上主義的藝術中,也努力打破這些以往啟發真實世界經驗的元素,希望觀者透過純粹感受及抽象的藝術中重新思考 。至上主義藝術家時常使用幾何造形,如正方形、圓形;更借鏡俄羅斯民俗藝術及傳統宗教元素,使用十字架等符號進行創作。因動盪的國際局勢及戰亂時代,他們認為現實世界的目標是無意義的,因此以這樣純感性及表現傳達其藝術之精神。1915年,馬列維奇創作〈黑色正方形〉(Black Square)成為了至上主義的代表作品,也顯化了至上主義核心理念,馬列維奇之後也多以黑與白作為創作基調;同年,馬列維奇與藝術家博古斯拉夫斯卡娅( Kseniya Boguslavskaya)、 克柳恩(Ivan Klyun)等人組成至上主義團體,在〈最後的未來主義繪畫展0.10〉 (The Last Futurist Exhibition of Painting 0.10 )展出許多作品,多數以白色作為基底,以幾何造型作為畫面主要的焦點。馬列維奇更提出《從立體主義到未來主義到至上主義藝術》的宣言(From Cubism and Futurism to Suprematism in Art) ,作為至上主義傳達的新意識。1913年,俄羅斯另一個前衛團體也在發酵。塔特林(Vladimir Tatlin)參觀了畢卡索(Pablo Picasso)的工作室,深受畢卡索立體、多媒材拼貼作品的影響,亦參與了1915年〈最後的未來主義繪畫展0.10〉(The Last Futurist Exhibition of Painting 0.10 ) ,揭開了構成主義(Constructivism)的序章。

  在超現實主義之後,另一派抽象表現主義(Abstract Expressionism)在戰後也談及了心理與意識的影響,深受佛洛伊德(Sigmund Freud)學說啟發,後藉由波洛克(Jackson Pollock)的行動繪畫(Action Painting)、克萊因(Yves Klein)的單色畫(Monochromatic painting)等,藝術樞紐從巴黎轉向紐約,影響後續抽象繪畫、極簡主義(Minimalism)、色域繪畫(Color Field Painting)硬邊主義(Hard-edge)等之發展,更與全世界有所連結。

  20世紀初期經歷大戰之後得時代,無非使藝術成進入解構又重構的階段,更讓創作從精神世界連結至物理世界。20世紀末發展創作的謝貽娟可能會被歸於依循這樣的脈絡,在幾何、單色與極簡之間遊走,是一種承接,但自成一格。縱然是那種「純粹」是給留給觀者一個觀看的空間,她的作品幾乎未命名,興許也是留給觀者一個念想。謝貽娟的作品其實是理性與感性凝結的過程,以及縝密、凝練的思考與實踐。從點成為線條,以及形色成面,或成為韻律與音樂,有視覺,甚至是聽覺到五覺。她更善用媒材的特性,減法和加法之間,去彈性運用維度,造成畫面上更多的空間感和層次。

  她如同硬邊主義的長條性序列線條,綜合了5種以上的藍色,但在條狀色塊之間不整齊的邊際帶有一種情感的自然,彷彿海的漸層,去掉了硬邊主義在數學與邏輯的生硬。而她來回的線條、不停歇的圓圈以及媒材的交疊,呈現了一個勞動的過程,也許他人常說三思而後行,謝貽娟則是思而行、行而思,或思行並進;在謝貽娟的創作中,可以看到勞動帶來的哲思,哲思引領的勞動,賦予時間及空間更多的介面。

  她常使用圓形,圓在哲學上有代表意義,象徵著無限與有限;她也常使用來回或重複性的線條與不規則的幾何形狀,有時候會看到少許的方形。「點」、「線」、「面」也許是幾何形式,甚至是一套邏輯與框架,謝貽娟卻能在基底材上畫、雙手之下產生一種時間性的層次,以及跨越維度的空間感;在有限尺度的畫布或紙張,她的藍色卻能漫延,就像水和天空一樣,無邊無際。他的礦石粉末在一片藍色中閃耀,「一沙一世界」,如同珍珠在大海中,它粒粒存在於自身,更存在於世界,因爲水的三態變化,讓觀者隨著作品可能去任何地方,用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。

  從1997年謝貽娟坐往西班雅的火車上開始,謝貽娟常思索天空和水是藍色的原因。可以從科學上得知,空氣中灰塵對日光的「瑞利散射」 讓天空變成藍色。水是由於水分子中的氫氧鍵對約750奈米的光的吸收,讓大量集中的液態呈現藍色。水和空氣,是謝貽娟在紙上觀察及討的藍,源於自然。她的藍是萬中選一,從豐富的色漂、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裡,她研究及揀選的,經驗每一次思路和持續問答的過程;她更探討時間在空間中的形象,甚至時間於內在與外在的樣態,最終以身體力行的創作為自己實驗和證明。

  謝貽娟說過「我個人對藍色有極深的偏愛,覺得藍色會講話,好神秘、不可思議,透名又深邃……」 ,「藍色」著實是具有深度對話空間、情緒共感及莫測的色彩。她的作品除了感受藍色代表了一種沉著、平靜,更能體察藍色的內斂的張力,猶如道家思想裡的「無」,收斂了內在至外在的「有」。謝貽娟運用各種媒材嘗試藍色的調性,用筆觸,搭配光影及深淺變化,將時空中的有無都凝結在作品的色澤中,這是她在物理世界勞動創作與肉眼觀察,透過心靈的感受與心智的梳理,所呈現的心理與身體合一狀態。「非空間」是開始也是結束,其實不是不非,不有不無,而是我們該如何橫越時間及空間這樣有刻度的東西,從內與外看待所遭逢的人事物。

  「藍色的哲學」亦可說是謝貽娟已創造出屬於自己「哲學的藍色」,這些作品皆是她在物理及精神世界相互浸潤,不斷辯證的故事。她曾提及「我將藍色作為思考的底色」,也為我們留下一個基底,從她的藍色出發,在時空中體悟與思想,遊歷與經驗。

 

參考資料

謝貽娟,《非空間:謝貽娟》,新北市:采泥藝術,2013年
Jo Hsieh, None-Space: Jo Hsieh, New Taipei City: Chini Gallery 2013

謝貽娟,《原・源・圓》,新北市:采泥藝術,2013年。
Jo Hsieh, Origin, Source, Circle, New Taipei City: Chini Gallery 2013

Short, Christopher, ‘The Art Theory of Wassily Kandinsky, 1909-1928: The Quest for Synthesis’, New York: Peter Lang, 2010. 

〈天空為什麼是藍色的?瑞利誕辰|科學史上的今天:11/12〉
https://pansci.asia/archives/129071

Five ways to look at Malevich’s Black Square, Tate Modern
 https://www.tate.org.uk/art/artists/kazimir-malevich-1561/five-ways-look-malevichs-black-square 

From Cubism and Futurism to Suprematism (Ot kubizma i futurizma k suprematizmu)
 https://www.artic.edu/artworks/199128/from-cubism-and-futurism-to-suprematism-ot-kubizma-i-futurizma-k-suprematizmu

Kazimir Malevich and The Last Futurist Exhibition (0, 10) https://www.lib.uchicago.edu/about/news/kazimir-malevich-and-the-last-futurist-exhibition-0-10/